
本文转自:中国旅游报
□ 李冬青
阳光透过高远的天空洒下,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气息。这是一个平凡的周末,我却突然生出一股奔向山野的冲动。于是,驱车出发,目的地是无锡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,那个以水蜜桃闻名,同时藏着亿万年古火山秘密的地方。
从无锡市区出发,不过40分钟光景,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。当导航提示抵达朝阳禅寺时,抬头正见红瓦黄墙静立于苍翠之间,恍若一道时空之门。门内是千百年的袅袅香火,门外是亿万年的地质传奇。
进了山门,整个阳山就呈现在眼前。阳山,本名安阳山,海拔187米,本地人亲切地叫它“大阳山”,偶尔也戏称它为“瘌痢头阳山”——因山顶遍布奇石,旧时植被不多,形似癞痢头。然而我眼前的它,在时光的装点下,早已不是“瘌痢头”的模样。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,五彩的秋叶为这座古火山披上了斑斓的外衣。
往里走,一直走到寺庙最深处的大雄宝殿,旁边有一条台阶路。拾级而上,山径时而宽阔时而狭窄,在婆娑树影中蜿蜒向前。先到达蝙蝠洞,巨大的岩石像极了火山喷发时被封印的星火,往深处望,充满神秘感。继续往前走,到达扁洞。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山洞,站在洞口拍照,很有意境。行至半山,不经意间透过树隙一瞥,整个人便怔住了——阳山湖宛如一块遗失的翡翠,静静镶嵌在群峰之间。那碧绿色浓得化不开,仿佛把整个江南的灵气都凝聚在这一池清水里。
观景台视野开阔,但真正令人心动的,却是背后那沉睡亿万年的火山口。岩壁上的褶皱如凝固的波涛,记录着远古时期大地最激烈的呼吸。站在岩石上,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石壁,忽然意识到这坚硬的玄武岩曾是何等炽热的熔岩。时光是位伟大的魔术师,把狂野的过往、不懈的奔腾藏进平静的现在,预示着风平浪静,国泰民安。
继续向上的路变得窄而陡峭,两侧少了林木遮掩,反而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观景视角。每攀登一步,回望都是不同的画卷。无垠的平原在脚下铺展,田园、村落、道路织成江南精致的锦绣。这登顶之路多像人生:不必总执着于征服山顶,那些回望时看清的来路,亦是最美的收获。
山顶的风景让人心安,无忧无虑,无烦无扰。山风阵阵,拂过脸颊,丝巾飘飘然,瞬间让我想到了李白的《山中问答》:“桃花流水窅然去,别有天地非人间。”
下山后特意来到阳山湖。近看才知,那翡翠般的光泽来自水色的层次。墨绿、碧青、浅翠在湖面交织,微风过处,碎成万千光点。与半山遥望时的惊艳不同,此刻的湖水平静如哲人,用一波一漾诉说着时光的故事。
下午寻访有名的阳山古银杏,大老远就看到一棵枝繁叶茂、茁壮成长的大树。这棵古银杏正处在季节交替的微妙时刻,满树金黄。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,在地上投下斑驳光影。站在树下仰望,每片叶子都变成小小的太阳,把整个秋天点亮。
我在想,阳山的水蜜桃香甜可口,而这亿万年的火山、碧绿的湖水与金黄的银杏更是别有一番情趣。这里不像其他名山大川那般“高冷”,而是像一位老友,把亿万年的故事、千年的守望,都化作可亲的台阶、可触的岩石、可捧的湖水,悄悄地跟你说:有空常来。
龙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